1)第249章 召回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早朝,老朱是笑着坐上御座的。

  因为前线再有好消息传来。

  夏国明氏母子在重庆选择归降后,消息传开,瞿塘守将也向廖永忠、杨璟所部投降,放开了瞿塘峡,当下廖永忠、杨璟二人已经率军向重庆进发。

  奉天门前。

  这是腊月十二。

  群臣见礼过,不等有人奏事,老朱就主动提出,让大家商议商议,如何嘉奖常遇春所部。

  其实内心已有定计。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一番,很快就拟定了一份方案,先传召口头嘉奖,诏书要写的花团锦簇一些,老朱当场交给了宋濂。

  然后,是让常遇春所部尽快统计这一路伐蜀的军功名册,后续再进行实质性的奖励。

  除此之外,考虑蜀中多地还未归附,为了尽快平定,大军不宜太过从地方征集粮草,又是一番讨论,决定沿长江向蜀中运粮,却也不全是粮食,其中40万石米粮取自金陵大仓,再从明州调拨10万担鱼获。

  关于鱼获,倒是老朱的一点私心。

  明州当下正在冬捕,鱼获一船一船地往金陵运送,可谓大丰收,这次运往蜀中一批,也是老朱想要显示一下大明的底蕴。

  就说啊,以往,蜀中想要吃到海鱼,可是不易。

  这次,归顺了俺大明,海鱼管够。

  嘉奖和调粮之后,又是一件在大家预料之中的事情。

  召回常遇春。

  按照老朱的话语,蜀中一些地方虽然还未平定,但已是疥癣之疾,因此,希望劳苦功高的常大将军尽快返回,筹备中的金陵军事大学需要常校长主持,这也又是年根,快快回来,大家还能一起过个新年。

  顺道,亲自押送一下明夏君臣。

  当然了,诏令不能太口谕,又是让宋濂去润色。

  关于蜀中的大事谈完,一些人还是忍不住琢磨皇帝陛下到底对常遇春是什么态度时,监察御史崔丙泰出班启奏:“陛下,臣弹劾平章朱塬纵容家人私贩《大明月刊》牟利。”

  又来!

  老朱本来很好的心情顿时不爽起来,接过侍臣传来的弹劾奏本和几样证物,飞快浏览一遍。

  原来是致用斋那边。

  众所周知,《大明月刊》分为精装版和简装版两种,其中的精装版,本该是免费分发给中枢和地方军政官员,只有简装才能出售,然而,崔永泰却发现,无论是上月,还是最近开始分发的第二期,致用斋那边,都有精装版出售。

  因此要求老朱严惩。

  除了弹劾奏本,送到老朱手里的,还有两册精装版《大明月刊》,以及,证据确凿的两份来自致用斋的发票。

  发票啊。

  老朱之前可是好好研究了一番,此时再看,显然不假,他相信下面御史没胆子弄几张很容易调查的假发票来糊弄自己。

  不过,这破事……

  斟酌片刻,老朱忽然想起来,抬头道:“这《大明月刊》,俺是交给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