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还是低估了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够想像这年代官兵士卒的识字率,但,涉及自己和子孙后代的饭碗,如果他在那个位置,就算不识字,就算贵一些,也同样会忍不住买一本来研究研究。

  其他也是类似。

  陆倧在旁稍等了下,见自家大人没反应,又主动补充:“还有呵,大人,就说那两篇小说,不提坊间盛传,赞誉颇多,京师里还已有班子开唱那《倩女幽魂》,小的去听过,唔……虽说戏文比不得那原本,还需打磨,可戏楼里依旧座无虚席,称喝连连。”

  朱塬再次一愣。

  都唱上了?

  这才一个月不到啊。

  另外……改编费用……谁帮我结一下?

  内心里有些无厘头地闪过这些,朱塬目光扫了一圈,落在《大明月刊》编辑部主簿沈器身上:“你也说说,是这样吗?”

  眼看大椅上的少年平章一副惊诧模样,沈器笑着拱手:“大人,是这样的,每次印刷装订完一批,送到致用斋,不管数量是几百还是上千,都是一两日就飞快售罄,陆掌柜每每就要来催一催张大使。还有其他地方书商前来采购,往往也要一番等待才能到手,若不是大人敲定价格,下官都想涨价了。”

  印书局大使张青听到沈器提起自己,连连跟着点头:“是哩,是哩。”

  陆倧也又道:“大人,就这……还是小的限了人购买缘故,因那有人想要从致用斋一次数百地拿货,还说比零售价再上浮一些也是可以,小的都没同意,还限了每人只可买一本。”

  朱塬听着身边几人叙说,一边斟酌,逐渐也不再那么意外。

  就说一个。

  当下的金陵城,只是在籍人口就达到了19万户,76万人。

  这是老朱渡江后苦心经营十余年的结果,算在现在这个世界,绝对是世界第一的大都市。

  虽说任何地方都不缺底层,但,也可以想见,金陵城聚集了这个国家很大一批的权贵富豪,这些金字塔顶层即使只算京师人口的一成,也有7.6万。

  这就是7.6万的高端消费群体,这些人,买上区区几千本《大明月刊》,一点都不夸张。

  朱塬都不得不再次反思。

  朱塬一直都知道这年代不缺少豪门富户,而且消费能力很强,这也是他接下来创建奢侈品牌的底气所在。然而,在图书层面,自己还是远远低估了市场的需求。

  更何况,《大明月刊》还与一般图书不同,当下社会,任何职业,任何阶层,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甚至,如同刚刚陆倧说的,已经成了风潮的情况下,就算为了与人喝茶时能说得上话,那也得买一本不是?

  京城如此,其他地方呢?

  眼前终于被人拉起来的胖子何三无疑是另一个例证。。

  只是为了1000册《大明月刊》,就这么哭哭啼啼,想来……诸如杭州这样的东南繁华之地,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