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6章 重大转变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阻力。

  除了武官转文职的康茂才,另外两个尚书位置空缺的海部和商部,并不是没有人极力争取。

  即将过去这一年的各种变化,让大家都看得出这两部今后的重要性,然而,争到了最后,谁也没拿到。

  首先是海部。

  以翰林直学士詹同为侍郎,皇帝陛下私下也有解释,只是让詹同协调东南各地的营海事务。海部的重心还是在沿海,中枢只充当一个协调角色,暂时不会过多干涉。

  其次是商部。

  更是只暂时设了一个正五品的郎中。

  而且,大家还能看出,秦裕伯明显只是过渡性的辅助角色,因为这位前翰林待制今年已经72岁,虽然身体依旧康健,到底不可能干太久。

  那么,辅助角色,辅助谁呢?

  众所周知。

  某个少年平章,候补宗室郡王。

  再看整个十部的任命,其中大部分,隐隐约约的,都与某个少年平章有所关联,比如单安仁,比如孙守真,再比如康茂才……这位农部尚书之前的营田使,完全就是来自对方的提议。

  甚至文官转武职的精明大略,显然也是对方提出。

  这些无疑都显示着,虽然是从一品的中书平章,但某人对各部的影响力,实在是要比正一品的左相李善长还要大很多。

  嗯。

  是太多!

  毕竟旁观这一年,大家不是瞎子,能够感受到,左相已经遭到了皇帝陛下的冷落。虽说当下还掌管着诸多事务,比如近期的丈量北方田亩,但,作为百官之首,中书主脑,对于新任的各部主官,左相能顺畅指使的……简直一个都没有。

  就说吏部尚书杨宪。

  吏部是传统各部第一,这次圣旨上的排列也没有改变,可见重要。然而,杨宪这位吏部尚书,不仅不与左相一心,这些年还针锋相对。

  还有傅瓛,陈友谅旧臣,因为这一身份,之前颇受排挤,差点都要辞官,当下却执掌了兵部。

  兵部啊!

  军方……那可是淮西系的根本。

  虽然初设的兵部权柄远低于大都督府,但既然设立,今后必然会对军方形成掣肘。

  除了十部官员的确定,今日早朝,另外几项改革和任命,也颇为受人瞩目。

  主要是五座大学。

  金陵大学,以翰林学士陶安为校长,秩正三品,以今次科举士子钱唐为副校长,秩正四品。

  国子学改为国立大学,以国子学祭酒许纯仁为校长,秩正三品。

  后湖医学院改为后湖医药大学,医部尚书孙守真继续兼任校长,秩正三品,医部侍郎戴三春兼任副校长,秩正四品。

  新设金陵军事大学,以中书平章政事常遇春兼任校长,秩正三品,以右御史大夫邓愈兼任副校长,秩正四品。

  新设金陵工业大学,校长空缺,以起居注熊鼎为副校长,秩正四品,负责筹备事宜。

  五座大学,其他都没什么,就像没影子的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