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9章 百密一疏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9章百密一疏

  再一次的早起,这是九月廿八。

  科举日。

  抵在麻袋姑娘软软的胸口一路迷迷糊糊地抵达金陵大学,内心只是念叨,考完了,一定要歇两天。

  这些日子,事情一件叠着一件,每天从早到晚,朱塬就觉得吧,自己好像是自找的,再这么下去,可能真过不了几年就没了。

  必须要缓一缓。

  还有家里,偌大的宅子,还没走过一遍,多出的姑娘,也没怎么见过,还有后湖上的种种,挂匾改名之类的事情,也全都撂在了一旁。

  这可不好。

  轿子进入金陵大学,时间才是辰时初刻。

  早上的七点多钟。

  立冬时节,天色变短,却也已经大亮,老天今日也很给面子,一个晴天,确保考试可以在户外进行。

  朱塬昨天上午进宫,下午就来到这边开始准备。

  主要是安排考生座次。

  截止昨日,这一次抵达金陵的考生,总计16732人,天南海北,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可以说,这是历朝历代科举最为放宽的一次。

  不过,之前的了解中,朱塬也知道,这年代很多知名的儒学大家,或者曾经在前元做官的士子,为了名节考虑,都避开了这次科考。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算是一种潜规则。

  哪怕元室属于外族政权,终究曾经一统,当下被灭了,按照封建时代的礼仪,即使做不到殉国,态度上也要表现一番。

  否则,会被人看不起。

  就像刘基,其实一直就有着某种思想包袱,当初几乎是被老朱逼迫,才不得不出山辅佐。

  因此,这一万多人……某种程度上,其实非常的‘参差‘。

  朱塬不在乎。

  不是说不在乎某种道德礼仪,礼不可废,坚决不愿意出山的,朱塬也能理解,而在于,朱塬不在乎这批人整体不算太高的水准。

  要求本来就很低,识字就行。

  因为朱塬接下来要做的很多事情,也只需要达到一个识字标准。

  说起来,对于士子,这就是一份开国红利,抓住了,恰好还有一些才能,将来封侯拜相都不是没有可能。抓不住,哪怕当下社会地位还不错,几代人下去,整个家族都可能会沦落。

  金字塔上,每一层的位置都是有数的。

  透着清晨寒凉的校园内,翰林学士陶安和礼部尚书钱用壬昨天干脆就没有离开,一大早就在各处巡视。

  老朱当初亲自划定的5000亩校园,按照百人一组,提前已经分成了167个露天考区,最后一组是132人。

  昨天下午安排座次,采取了后来那种随机抽取的模式。

  类似考号。

  再加上之后提前确认座位,保证今天考试时最快速度找到位置,只是这一流程,昨天就一直忙到晚间。

  朱塬抵达时,换了便装的虎贲卫士卒已经分散在各个考场,考生们普遍起得更早,没有下榻在小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