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话语权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面,人才永远是不够的,后世要实现工业化,每年只是大学毕业生就有数百上千万,咱们现在才多少?另一方面……”朱塬下意识看看左右,没外人在这边,才又接着道:“多一所学校,就多一份分化,多一批不同圈子的人才。这对于祖上,还有后世帝王,其实都意味着选择权。之前通信过程中,塬儿就和祖上大致提过,只是没说太明白,简单一点,祖上,我觉得,上一世,就是因为您在这几十年里,对儒生的重用太过,乃至后来重蹈了宋朝的覆辙,本该掌舵天下的帝王被文官限制在深宫,国家这辆大车哪怕走偏了,帝王想要扭转,完全抱作一团的文官坚决拖后腿,结果就只能任由这辆大车拐进沟里。”

  “俺明白你说着道理哩,日常也是有所纠正,”老朱再次点头:“你这……工业大学,你再说说?”

  “既然是工业大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主要招收匠户子弟,”朱塬道:“都说士农工商,本该是平等的地位,但实际上,所谓‘士农工商’,就是一个排序,当下的匠户,地位在士和农之后,与奴隶无异,却又没有最后的商人那种富足。这是不对的。想要实现工业化,今后,‘工’之一字,至少要真正与‘士’平等,乃至超过。因为,从‘经济之学’角度,‘工’往往比‘士’能发挥更高的生产力,同时,‘工’做到一定程度,也能够代替‘士’的工作,甚至做到更好,因为他们是专业的。比如,从事冶炼,让一个五谷不分的儒生去当作坊主事,和让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匠担任主事,结果肯定不一样。”

  “还有,群体的问题。祖上提高了匠人的身份,他们必然对朝廷感恩戴德。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即使开设这工业大学,四书五经还是要学的,礼不可废,但,分量完全可以压缩一些,让他们继续保持相对纯粹的工匠身份。将来……顶级的工匠,拔擢进入中书,相对于儒生,他们只会更加认可自己的匠户身份,这就会形成一种平衡,乃至牵制。再往后思考一些,将来治国,如果儒生不听话,就用工匠,再延伸一些,呵,那怕是医学院那边,都不是没有可用的人才,前两者不听话,也不是不能用经过多年教育也是博学多才的医生。”

  “这就是选择权,”朱塬总结道:“做到这一点,祖上也就不用再像曾经那样,越来越重用宦官,乃至后世子孙也是如此。说起来,有明一朝的宦官,相对于汉唐,数量虽然庞大,危害却是最小的,但因为他们代表的其实是皇权,是在和文官争夺权力,结果被掌握话语权的文官抹黑了几百年,动辄就是阉党陷害忠良。”

  “嗯……偏了,”朱塬及时打住,对老朱总结道:“总之,就是两件事,成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