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章 损招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在,所有人都看得到。

  对于朱塬当下的这番‘陪练’,下属中懂些文墨的,已经附会上了一首著名的宋词,苏东坡的《念奴娇》。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朱塬或许还没有周瑜当年对抗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功绩,但短短几月时间,解决了明州外海的寇患,也是毋庸置疑。

  还有,特别是朱塬捧着本书靠在点将台虎皮大椅上的模样,世外高人范十足。

  那称呼怎么说的。

  儒将!

  大概就是如此。

  点将台上。

  朱塬与闻造寒暄几句,见他看向左右,笑了笑,示意守在身边的一干护卫:“你们都去歇会儿吧。”

  护卫知道闻造身份,明白两位大人有要事谈论,倒是没去歇着,只是都退到了台下,依旧守着几处阶梯入口。

  闻造等一干护卫退开,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朱塬,一边道:“主上口谕,令大人即刻交接明州各项事务,返回金陵,主上还说,打算下月启程去往汴梁,计划在北方待三月。”

  听闻造说着,朱塬已经拆开了老朱的亲笔。

  信中除了再次提起让朱塬返回金陵,以及更详细的一些安排,还说起另外一件让朱塬特别关注的事情。

  老朱已经传令,今年各行省夏税,百姓可以用麻料代替米粮进行缴纳,而且,每斤麻料按照朱塬的建议,作价50文。

  当然,也有限制,替代比例最高一成。

  显然,老朱是听进了之前几回朱塬在信中的游说,包括实实在在的计算。

  就一个,之前南下象山的试验性海捕,一张200斤的大对网,短短十天时间,得鱼超过400担,而根据估算,经过不断修补直至彻底废弃,整个使用周期,相应对网能收获800到1000担的鲜鱼。

  按照营海司对麻料和鱼获的定价,这相当于,10贯的网具成本,收获价值800到1000贯的鱼获,回报率达到80至100倍。

  再说麻料的种植。

  按照当下最普遍的苎麻亩产50斤计算,4亩田一张网,收获800到100担鱼获,而对比起来,这四亩田,哪怕是江南最最上等的肥田,年产粮食也不可能超过20石。

  当然了,这番计算其实是不合理的。

  因为海捕,除了网具,还有船只、人力等各方面的投入。

  不过,老朱的决定,却是解决了一直困扰朱塬的扩张海捕所需最大的一个短板。

  将大明一成的赋税换成麻料,显然也是老朱在确认海洋真是一块丰饶田地之后的一种再简单不过的明智选择。

  而且,50文一斤的价格,也很有吸引力。

  按照苎麻每亩50斤的产量,相当于一亩能得到2500文进账,等同2.5石粮食。

  实际是,当下大明疆宇的平均粮食亩产,远远达不到2.5石的程度。

  相比起来,苎麻的亩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