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轮船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轮船

  第一批运粮船队最终在五月初三这天返航。

  去时总计318艘大小船只,散去中途八座灯塔港口一部分,往返之间难免出现大大小小事故淘汰一部分,确认明州这边不太缺少船只后留在了胶州一部分。山东外海也有渔场,打算就近捕鱼补充口粮。

  总之,最终返回明州的船只,只剩下207艘。

  朱塬更关心的还是人。

  来回往返这一趟,运粮船队总计只损失了37人,若是几百年后,这算大事,但当下,却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要知道,返回时,运粮团队已经远远不只是离开明州时的13000余人,而是又多出了足足2.1万人。

  担心山东生乱,又确认明州这边能够养活,老朱亲自下令,将部分流民迁移到浙东,由营海司负责安置。

  这批人基本都是第一次出海,之前还经历了饥荒战乱,身体素质普遍很弱。

  然而,凭借海军都督府和营海司在方方面面细节上的精心准备,运粮船队堪称出色地完成了这次迁移转运任务。

  除了人口,运粮船队还带回了一批物资。

  主要是10船木柴、7船煤炭、3船铁矿、3船水晶和1.6万斤的麻料。

  看似不少,相对于总计207艘船,其实又不多。

  其中木柴是朱塬没想到的,不过,这边还真是很用得上。

  至于7船煤炭,大概估算能有30多万斤,乍一听不少,但不说‘吨’,哪怕换成100斤制的‘担’,其实才3000余担。

  主要还是这次准备时间不足。

  康茂才同样调遣了两万流民到沂州挖掘煤铁矿藏,下一批运粮船队返回时,应该能带回更多。

  第一批运粮船队顺利返航的同时,明州这边,也开始了更大规模的一次海捕行动。

  营海司和海军都督府共同引导之下,更大规模的官方与民间捕鱼船只,总计达到3700余艘,陆续出海,跟随大黄鱼群展开捕捞。嗯,准确说,大部分是捕捞,还有也不算小的一部分,是海钓。

  网具依旧不足。

  通过试验确认海钓方式有效且效率并不算低之后,营海司郎中姚封带领工匠团队开始没日没夜打造鱼钩。

  不是后来那种精致小巧的鱼钩。

  这年代的大黄鱼,还是那句话,两三尺的长度非常普遍,因此,鱼钩也非常大,宽度足有寸余,打造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就算鱼钩再大,消耗铁料终究远远不如渔网对麻料的消耗,哪怕是上等精炼的钢材,也不会出现材料捉襟见肘的情况。

  除了大黄鱼钩,确认这年代明州外海鲨鱼很多之后,朱塬还特意吩咐打造了一批鲨鱼钓钩,并组织了专门的捕鲨团队。

  不说其他,一头丈余长的鲨鱼,那就是六七百斤的鱼肉。

  都是口粮。

  至于保护动物……

  这年代,人类还没有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