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处理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士希望建功立业,老朱也不能把这条路给堵上。因此要求三卫挑选总计挑选一万五千精锐,相当于至少给三卫各五千名额。若能多出这个数字,提前与老朱报备,金陵那边显然也不会拒绝。

  朱塬也从中看出最重要的一件事。

  老朱是打算一鼓作气解决到北方元廷,而不再如同曾经那样拖拖拉拉几十年。

  这也是朱塬希望看到的一个结果。

  最后的第四件事,口头嘉奖海军都督府、营海司及明州上下官员齐心促成了海上运粮之事,考虑北伐还在继续,功劳暂记,待北伐结束再统一续功。

  这没什么可说,理所应当。

  明州。

  收到老朱回复,随后短短几天,朱塬就把明州海洋发展集团的框架初步立了起来。其实,要做的事情,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关键还是看朱塬自己要做多少。

  首先还是在营海司内部注册‘明州海洋发展集团’并一应子公司,这一次,朱塬亲自担任集团‘法人’。

  随后就是配置人手。

  关键是明州渔业生产公司。

  渔汛已经开始,这家公司短期内就要投入捕捞工作,必须加急筹备。

  按照营海司当初的要求,沿海各州县,当然,暂时只是大明统属疆域内的沿海各州县,上月就已经将渔户名册全部报了上来,北到山东,南至福建,总计13654户,共61019人。

  其中,还有朱塬的那项特别要求,8岁以上人口,共计53167人。

  至于16岁以上男丁,则是16343人。

  坦白说,看到这些数据,朱塬又再次明白了曾经老朱为何能毫无压力地禁海。哪怕明白其中肯定有大批逃户隐户,但,依旧实在是太少了一些。

  太远地方暂时无法顾忌,朱塬的目光主要还是放在明州。

  沿海几大行省总计才1.3万户渔户,但只是明州一地,就有总计4937户,占比接近40%。

  因此可见明州渔业之兴盛。

  当然,也可能是其他地区的地方官,其实没那么费心思按照朱塬的要求去做。

  朱塬虽然带了一把老朱佩刀下来,还挂名了一个同样很有威慑力的东南按察使,但,实际上,这段时间,他一直都没有行使过相应权力。

  这与朱塬的行事准则有关。

  除非明显阻碍到一些事情,否则,一些地方一些官员对于营海司的命令消极应对,朱塬懒得花时间理会,有那功夫,不如多做几件事。

  这就像与人赛跑。

  如果有人在跑道上悄悄做小动作,拉你一把,将一颗小石子踢到你脚下,如果你停下来和对方理论,耽误的只会是自己时间,因此还不如加快脚步,将对手远远甩开。

  说起来,朱塬很清楚,自己这段时间行事能够如此顺利,关键在于,他所做之事,暂时都没有和现有的利益阶层产生太大冲突,营海司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