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1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需要懂得水利营造的技术,又要能说服当地百姓,而且最好是当地大户出身,能够将最主要的力量联合起来。

  这一点,非蔡京自己决定不可,他没办法越俎代庖。

  而且凭明远对历史的了解,他也不记得木兰陂最终到底是由谁主持建成的了。

  至于其它两件——

  两人说话说到这里,明远冲着蔡京微笑,却再也不开口了。

  蔡京秒懂:“远之,你要我组建水军,帮你护卫海商?”

  明远将他手中的折扇打开,遮住半边面孔,轻轻地摇着,双眼笑得弯弯的,反问道:“这可是好大一份功绩那,元长难道不想?”

  在他看来,蔡京这样的野心家,未必不肯接受这样的提议。

  蔡京傲然道:“本官除了任钱塘尉之外,还身兼明州团练推官之职,上书谏言组建水军,并非做不到。”

  明远点点头:“好,元长,我应承你,当你建成水军,开始在水上巡航之日,就是我开始就木兰陂的选址和筹款帮助你之时。”

  他们这是明晃晃的等价交换,各取所需。

  组建水军,在钱塘到明州一带巡航,保护海商,本来就属于蔡京的职权范围,由他上书最是恰当。如果能做成,就是蔡京的功绩,为他将来转官入京多添一分优势。

  当然,如果蔡京不干,旁人也没法儿说他,毕竟蔡京的前任和前前任……谁都没有想到过要在海上保护大宋的商船与子民。

  也就是为了故乡的水患,蔡京竟“屈尊”答应了明远提出的要求。

  “远之,一言为定!”

  蔡京向明远伸出手。

  “一言为定!”

  明远大大方方地回应,两人的手极其短促地握了一下。

  气氛暂时轻松下来。望湖楼的酒博士得了蔡京的授意,将事先就已经点好的菜肴流水价地送上来。

  席上两人谈谈说说,讲讲各自在过去一年的往来见闻,气氛颇为和谐。

  渐渐地,外面天色全黑,望湖楼外的湖山盛景渐渐地都淹没在夜色中。唯有望湖楼外堤岸边的“路灯”,精准地勾勒出湖畔道路的轮廓。

  明远起身向蔡京告辞。

  蔡京微笑着起身送明远,向明远一拱手,柔声说:“所以,在木兰陂动工之前,我不会动你,也不会对种彝叔不利。”

  明远的笑容在脸上略僵了僵,随即笑得更欢畅:“多谢元长如此‘大度’。”

  ——又如此无耻!

  事实上,他已经在心里将蔡京大骂了几百遍。

  也罢,在负责警戒海岸的水军建成发挥作用之前,他明远也得借重蔡京的能力,暂时还不能把蔡京带沟里去。

  待到明远离开,蔡京兀自站在望湖楼的长窗前,望着道旁的路灯照着明远骑马离去。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蔡京想,他的确是可以将与明种这一对的恩怨先暂时放一放。

  只是今日一见,明远的风采更胜往昔,这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