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7章 晋江文学独家发表_[三国]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被收为公田。荀澜的冶炼厂也在源源不断地冶炼锄头、铁锹等工具。有人有工具有地,屯田的条件都具备了。

  而豫州向来富庶,仓库里的粮食能够养活这些兵卒一年。等来年粮食收获了,仓库又可以充盈了。

  荀澜完全采用了曹操使用的军屯策略,军屯遍布整个豫州。由所在军将负责劝课农桑。而大司农也会派遣司农度支校尉、度支都尉到军屯所在地,专管军队中的屯田事项。军屯以营为单位,每营有佃兵六十人。

  他们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官府有权力随时把他们搬迁到其他地方。除了平时轮流生产和劳作,他们还要进行军事训练。

  荀澜要求,非农忙的时候,每周两次,要开夜校,对这些兵卒进行扫盲。起码一年内,兵卒要摆脱文盲的状态。他直接规定,不会识字的兵卒,一律不得升官;而每次考试成绩好的,则嘉奖粮食和布匹,变着法子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看主公的样子,真的是恨不得教化天下的百姓。谋士们虽然不理解,但想到自己求学的艰辛,也都尽全力辅佐荀澜。

  戏志才、徐晃和徐庶等人某周都会抽出时间去阳翟附近的军屯和少年集中营给他们上课。

  有时候,这些谋臣也忍不住飘过一些念头:“也许,主公真是仙岛派来教化百姓的。”

  至于典韦、赵云等武将则觉得,主公真是大爱无疆,果然不愧是仙人下凡,完完全全把荀澜当成了活神仙。

  随着荀澜治好几个名人的顽疾,活神仙之名已经在大汉十三州内流传开来,就连偏远如交州和凉州也听说了豫州州牧连死人都能救活。许多富户都带着大量的粮食和布匹来到阳翟,求诊治、求仙丹。

  荀澜的诊费是十分实在的东西,豫州境内要田产,豫州境外统统折换成粮食和布匹,就是这么的简单粗暴。然而没有人敢讨价还价,因为要见荀澜的人每天都在排队。更没有人敢医闹,荀澜州牧的地位摆在那呢。谁敢态度不好,豫州的大牢等着他。

  荀澜情不自禁地感慨:“早知道到古代给人看病这么有前途,我就该学医了。”

  他毕竟不是医生,许多症状是要根据患者的描述到系统上查询,然后查询医书抓药。医书上没有的,荀澜也不敢强上,多半拒了。

  有时候,荀澜会兑换点现代的退烧药、抗生素和消炎药给患者试试。这些药品对没有抗药性的古代人有奇效,能够飞速地缓解症状。在古人的眼里,吃完荀州牧给的豇豆般大小的白色东西,躺下来睡一觉,早上起来觉得神清气爽,就连烧都退了,简直是神仙手段了。

  让荀澜头疼的是,现在看病占据他的时间已经越来越长,这不是个好迹象。但是他的基建大业就跟深不见底的吞金洞一样,需要源源不断的粮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