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章 强力说服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国防军情报部下面,有大量的情报员,包括“风”的情报员,他们随时把“道听途说”的事情都会记录下来,一人说不算数,但众多人说那就有问题了,情报部就会将材料转送给政务监察部门,启动调查程序。德,考察的重点在于是否公权私用、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等。对于经济上占便宜的行为,一旦查有实据,武爱华又搬出了后世商人的杀手锏,“贪一罚十”直至倾家荡产为止。当然,要保证官员的德,在待遇上也搞得很不错,至少,他们的薪水完全可以养活一大家人。

  能,就是素质与能力,能否胜任该项工作。这方面,就是考察其官员的执行力、任务完成度、社会发展综合指数或分管工作指数等。

  勤,就是对工作的勤奋度,出勤率,譬如一个县长,负责全面工作,是否对各局局长监管有力,对分内工作或相关工作经常过问等。后世的勤,往往沦为了“考勤”,只要到了办公室,就万事ok,这其实是误解。勤,也是一种态度,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勤,可以让一些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一个官员的勤,可以带动其他官员的勤。

  绩,就是成绩,政绩。一个官员的政绩,完成上级的任务只是一方面,自主推动辖区或分管工作是更重要的方面。检验政绩,并不是看建了多少项目,而是看发挥了多少创造性,是否有序推动了工作的进展。

  “德能勤绩”四项标准的推出,并不能彻底解决官员的问题,就像后世,标准不可谓不好,但最终却成了一个骗骗老百姓的招牌。其原因就在于它的程序设计非常不合理。为此,武爱华将德能勤绩考核分解为四个各自独立的考核程序:上级,同僚,下级,民众。

  上级考核下级,按理说应该很好做的一件事,但在后世却成了最难的一件事。因为你好我好大家好,最后是民众不好,民族不好,国家不好。对此,武爱华把此项确定为上级的“政绩”之一,即,你对下级的考核与本人的德能勤绩事实相符,这属于你的政绩之一,说明你会用人;如果你考核的结果是“优”,而同僚、下级和民众的考核却是“良”或“合格”之下,说明你有识察之责,是要承担责任的。在后世,出了类似问题,往往将责任推给“集体”,是集体的决策,结果出了问题也找不到人负责,这种怪现象武爱华肯定要避免。

  同僚,即同级别的人对你的考核,缺少利益纠结,往往能得到真实的情况。同僚考核也属于“政绩”之一,如果对同僚评价准确,甚至有推荐之功,将是本人连任或提升的原因之一。有人说,这个,操作起来很难,其实,一点都不难。一个县总有几个邻居县,则由相邻县的县长来“考核”你这个县长,虽然不敢说你的事情别人都清楚,但总有听闻的,彼此是有交往的。

  下级对上级的考核,则是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官员来说,他的一举一动下级都会看在眼里,最容易得出最真实的情况。在后世,这种监督或考核之所以流于形式,是因为设计这套方案的人,并没有真正想要考核出真实情状,譬如回避制度,譬如在填划相关选项时的私密性。

  民众考核,则是通过检举、举报、监督、意见、建议等方式呈现出来。

  武爱华最大的杀手锏是“公示”制度,每一个环节的考评结果,都要列项详细张榜公布,而且,它还涉及到相当的“利益”,大约占同级官员薪水一半的奖金。而且,不管结果如何,同级官员的最后10%肯定没有年度奖励;前10%有超过标准20-50%的额外奖励;排名在60%之后的,则只能拿奖励标准的80%,最末尾的10%自然就没有了。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